2007 年侯耀文走那会儿,谁能想到一份 28 人弟子名单能吵到现在?追悼会上铁路文工团刚念完名单,底下就炸锅了 —— 贾伦拍着桌子说自己是大师兄,转头郭晓小就在博客里嘟囔,说实际就 27 人。连山西的王兆麟都懵圈,自己名字一会儿是 "林" 一会儿是 "麟",还有个版本写成 "琳",这是打算凑齐 "木字旁家族" 啊?
更逗的是李福胜和李福盛,俩人名就差一个字,愣是在五份不同资料里来回串。有次曲艺杂志做专题,编辑对着名单抓头发:"这俩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俩啊?" 最后没辙,干脆都写上,还加了句 "疑似同一人"。你说这较真人数有啥用?连名字都捋不清。
要说这事儿怪谁?可能得怪侯耀文自己太随性。当年收徒有时候就在后台,递杯茶磕个头就算成了,压根没想过立字据。结果他人一走,徒弟们为了争 "侯门嫡系" 的名分,连拜师年份都改了 —— 有说 2001 年的,有说 2003 年的,还有人拿出去世前一个月的合影当证据,这不扯呢吗?
展开剩余77%侯家这事儿说起来真挺讽刺。侯宝林当年多倔啊,铁路文工团来招侯耀文,老爷子愣是把人家赶出去三趟,指着鼻子骂:"说相声没文化不行!" 结果呢?侯耀文转头就把没正经上过几天学的郭德纲拉进了门。
你知道侯宝林为啥这么拧?他自己是天桥卖艺出身,知道没文化的苦。可他忘了自己当年也是被主流圈嫌弃的 "野路子",到老了反倒讲究起规矩来了。侯耀文就不一样,小时候偷摸听相声被老爹发现,挨了打还嘴硬:"您不也从天桥出来的?"
2004 年郭德纲拜师那天,整个曲艺界的大佬都来了,一个个脸拉得老长。侯耀文端着茶杯,当着所有人的面就开怼:"相声都快被你们这帮人折腾死了!" 这话跟骂街似的,当时就有人摔了茶杯。谁都明白,这是把老郭往自己翅膀底下护,也把自己架火上烤了。
现在回头瞅,那 28 个徒弟里,混得可太杂了。贾伦在体制里熬到退休,台上说的还是十年前的老段子;高玉庆早改行了,在电视剧里演个小配角,观众都认不出他是说相声的;单联丽更绝,当年是春晚第一个女相声演员,现在天天在地方台主持养生节目,教老头老太太怎么防骗。
最让人想不通的是陈寒柏,好相声不说,四处认干爹,前前后后认了十二个。有回采访他还挺得意:"多个干爹多条路嘛!" 你说这操作,比他当年说的《报菜名》还离谱,观众能买账才怪呢。
对比这些人,郭德纲当年拜师那叫一个惊险。那会儿他在小茶馆说相声,主流圈的人见了就骂 "低俗",还有人联名写信要把他赶出北京。侯耀文偏不信邪,愣是带着他去天津见老艺人,逢人就说:"这孩子有灵气,相声不能没这样的人。"
有人说郭德纲师父多,这里头门道可多了去。七岁跟高祥凯学评书,那时候就是瞎玩;杨志刚现在还不认他,说当年就是教过几天,不算师徒;也就金文声实在,不光教能耐,还赐了个 "郭增福" 的名字。你说这师承链,连他自己都未必能说清,较真名单人数有啥意义?
侯耀文最牛的不是收了多少徒弟,是敢把郭德纲拉进那个所谓的 "正统谱系"。当年主流圈骂老郭 "野路子",侯耀文直接回怼:"野路子能让观众笑,总比你们在台上念报纸强!" 这话现在听着解气,可在当时,等于把自己搁火上烤啊。
你去查资料就知道,那会儿多少人等着看老郭被逐出师门。有次相声大赛,评委们集体给德云社的节目打低分,侯耀文当场拍了桌子:"你们打分的时候摸摸良心,台下观众笑成那样,看不见啊?" 后来他带着老郭演《口吐莲花》,特意加了段词:"甭管什么路子,能让相声活下来就是正路子!"
现在再看那 28 人名单,一半早就改行了,剩下的里,混饭吃的多,真正还在说相声的没几个。可郭德纲呢?把小剧场开得比演唱会还火,台下坐的全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,跟着喊 "吁" 的时候,谁还记得当年那些联名抵制的 "正统"?
侯宝林当年把相声从天桥带到电视上,侯耀文又把它从电视拉回茶馆里。这爷孙俩像是绕了个圈,最后都落在 "观众喜欢" 这四个字上。你说讽刺不?当年侯宝林卡儿子学历,现在德云社招学员,先看能不能逗乐台下观众,学历反倒是次要的。
前阵子看德云社海外巡演的视频,悉尼剧场里全是黄皮肤的年轻人,跟着唱《大实话》的时候,我突然想起侯耀文那句话:"不能让相声死在你们手里。" 现在看来,他没看错人啊。那些当年骂老郭的人,估计现在看着场场爆满的票根,脸都得疼。
其实较真那份名单的人,心里都明白,他们争的不是师父的恩情,是 "侯门弟子" 这四个字带来的好处。可真要论对相声的贡献,28 个人加起来,未必有郭德纲一个人做的多。你说这师承谱系,到底是用来认祖宗的,还是用来衡量能耐的?
现在再翻开那份改来改去的名单,王兆麟的名字还在不同版本里变来变去,李福胜和李福盛依旧分不清。可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?当德云社的小剧场里响起年轻人的笑声时,那些虚头巴脑的正统论,早就成了没人听的老段子。
你觉得呢?是那份写不清名字的名单重要,还是能让观众笑出声的相声重要?反正我觉得,侯耀文要是能看见现在的德云社,肯定会端着茶杯,慢悠悠地说:"你看,我就说吧。"
发布于:辽宁省中航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